對普通人來說,日本的兩樣東西深深地改變了世界:一是卡拉OK,一是方便面。
2002年全球共消費方便面550億袋,而到2006年,這個數字翻了將近一番達980億袋。方便面在中國的增長速度更快,據統計,幾乎17個人中就有1人每天至少吃一袋方便面。對于大多數辦公室一族來說,這種“燙成了卷發”的面條非常合適快節奏的現代生活,它成了忙碌人士充饑的最佳選擇。
方便面,又稱泡面,1958年由遷居日本的臺灣人安藤百福(上個月,96歲的安藤剛剛去世)發明。方便面的原理是利用棕櫚油將已煮熟與調味的面條硬化,并壓制成塊狀,然后到要吃時才放置在熱水中,溶解棕櫚油軟化面條。方便面產生后,因其快捷、美味、爽口、價廉而廣受青睞,半個世紀以來,它迅速席卷了人們曾經守候的廚房,對人們的味蕾產生了革命性的風暴。
今天,市面上除了創始人經營的日清公司外,在中國臺灣有統一、味丹、維力、康師傅、味王等品牌,而在中國內地則有統一、康師傅、伊面等品牌,在中國香港有公仔面、壽桃牌生面王、統一福字面等品牌,在韓國則有辛拉面、三養面,在泰國則有媽咪面品牌等,方便面在亞洲國家幾乎成了快餐文化的王牌產品。
科學認識方便面
方便面填飽了人們的胃。然而,一段時間以來,人們也對這種快餐食品的營養學構成提出了懷疑,人們擔心的是,長期吃這樣的東西,我們的身體還會不會正常發育。《中國健康報》就聲稱,國家規定,方便面含油量應在20%以下,而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方便面含油量至少在25%以上;同時,不少廠家用的油脂質量低劣,對人體健康有害;更重要的是,方便面的營養成分單一,常吃方便面的弊端顯而易見。
很多人對方便面的認識都有一個思維定式,那就是它及其輔料中包含的營養成分十分有限,甚至某些產品中的成分配比不恰當,需要其他食物作補充。比如,目前出品的方便面中不但缺乏人體需要的一些營養元素,如維生素等,其氨基酸的種類和比例也不十分合理。但是去年,一項中日共同參與的研究表明,方便面含有人體所需的主要營養成分,其包括為人們提供熱量的糖類、油脂、蛋白質三大營養元素。長期從事該項研究的日清食品株式會社下屬食品安全研究所所長山田敏廣稱,理想的膳食中應該是碳水化合物占60%左右,蛋白質占15%左右,脂肪占20%左右。而根據他對各種食品成分的檢測結果顯示,油炸方便面的脂肪值稍高,非油炸方便面和濕型方便面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的比例是比較理想的,但炸薯條、漢堡包、炸土豆片、炸面圈等的脂肪值就非常高。
值得慶幸的是,中國農業大學基礎營養研究室的一份報告稱,目前,中國市場上銷售的絕大多數方便面采用的都是低溫油炸的工藝,其中的脂肪含量基本能夠保證,有些還有少量的脫水蔬菜,應該說,膳食中應含的六大要素(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維生素、礦物質)基本具備。
當然,方便面也并不是完美無缺的,它依然存在脂肪和鈉含量超標的弊病。另外,方便面之所以鮮香可口,調味粉功不可沒。可別小看這一包調料,其中的食鹽含量就有5克,再加上味精,鈉的含量遠遠超標。在泡方便面時,一些人還喜歡自己再添加調料,鈉超標更不可言。
“兩減兩加”吃出健康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的胡小松教授指出,無論何種食品,孤立地討論其是否營養豐富是沒有意義的。偏食任何食物都會導致一系列的健康問題,膳食平衡才是科學之道。因為工作忙碌需要經常吃快餐并不要緊,只要注意“兩減兩加”,同樣能吃出營養、吃出健康。
減法一:減少每周食用快餐的次數
飲食營養是一個長期工程,因此,考量營養均衡與否需要一個相對較長的周期。沒有必要為一天內連吃兩次快餐而憂心忡忡,只要把一周內吃快餐的次數控制在5次以下就可以了。其余時間還是保證正常的飲食,這樣一周的營養攝入也就均衡了。
減法二:減少每次的食用量
很多快餐的口感不錯,不少人因為忙碌而大量以此充饑,這樣做就對健康不利了。有時,適當控制一下自己的食欲還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吃了方便面就別再加火腿腸,點了漢堡包就不要再吃炸雞翅,盡量以茶水代替含糖飲料……這樣既飽了口福,又不致使熱量超標,一舉兩得。
加法一:吃一個水果
快餐中的維生素和纖維素難以滿足人體的需求,因此,在吃快餐時若能配食一只水果,那就能最大程度彌補營養的不足。當然,要是有一碟清爽的蔬菜就更好了。
加法二:喝一杯牛奶或豆漿
快餐多為酸性食品且礦物質含量較低,容易使人體脫鈣。因此,餐后喝上一杯牛奶或豆漿,既能補充鈣質,又能增加甲硫氨酸、賴氨酸、亮氨酸等氨基酸,從而起到平衡膳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