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食含有該菌的食物可致食物中毒,也稱嗜鹽菌食物中毒。臨床上以急性起病、腹痛、嘔吐、腹瀉及水樣便為主要癥狀。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種海洋細菌,主要來源于魚、蝦、蟹、貝類和海藻等海產品。此菌對酸敏感,在普通食醋中5分鐘即可殺死;對熱的抵抗力較弱。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VP)是一種嗜鹽性細菌。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是進食含有該菌的食物所致,主要來自海產品,如墨魚、海魚、海蝦、海蟹、海蜇,以及含鹽分較高的腌制食品,如咸菜、腌肉等。本菌存活能力強,在抹布和砧板上能生存1個月以上,在海水中可存活47天。臨床上以急性起病、腹痛、嘔吐、腹瀉及水樣便為主要癥狀。本病多在夏秋季發生于沿海地區,常造成集體發病。由于海鮮空運,內地城市病例也漸增多。
此菌對酸敏感,在普通食醋中5分鐘即可殺死;對熱的抵抗力也較弱。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多發生在6~10月,海產品大量上市時。中毒食品主要是海產品,其次為咸菜、熟肉類、禽肉、禽蛋類,約有半數中毒者為食用了腌制品后。中毒原因主要是烹調時未燒熟煮透或熟制品被污染。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多形態弧狀桿菌。其菌體呈弧狀、桿狀、或絲狀,無芽孢且無莢膜。大多數菌體在液體培養基中有單端鞭毛、能運動。此菌具有細胞色素氧化酶,不分解蔗糖,但能在不產氣及不產生硫化氫的情況下分解葡萄糖而產酸等生化特性。副溶血性弧菌為一嗜鹽性細菌,必須在含鹽0.5%-8%的環境中方可生長,尤以含鹽量在2%-4%的情況下最佳。故其在無鹽的培養基上不能生長,在含鹽濃度過高(10%以上)的培養基上也無法生長。副溶血性弧菌能夠在溫度為5-44℃范圍內生長,但以30-35℃為最佳,當溫度低于40℃時則停止生長,適宜生長的pH為7.5-8.5,以pH7.7為最佳,在pH低于6的酸性條件下則生長不佳。
盡管副溶血性弧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重要病源菌,但大多數的副溶血性弧菌沒有致病能力,只有少數高毒力的菌株才會致病。
1、神奈川現象是廣泛用于檢驗副溶血性弧菌是否具有致病能力的一種體外實驗方法,它是由副溶血性弧菌產生的耐熱直接溶血毒素而引起的。大多數具有致病能力的副溶血性弧菌包括幾乎所有來源于臨床和約1%來源于海水的菌株都可產生神奈川現象,即呈神奈川陽性,而多數無毒力菌株則呈神奈川陰性。因此耐熱直接溶血毒素被認為是該菌的主要毒力因子。
2、耐熱相關溶血毒素
盡管耐熱直接溶血毒素被公認為是副溶血性弧菌的主要毒力因子,流行病學調查也表明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力同其耐熱直接溶血毒素有高度的相關性,菌株雖然不產生耐熱直接溶血毒素,但卻能產生耐熱相關溶血毒素,也是毒力因子之。
3、尿素酶
尿素酶是某些副溶血性弧菌的毒力因子之一。有資料顯示,耐熱直接溶血毒素的致病同尿素酶有密切關系,尿素酶陽性菌株都具有耐熱直接溶血毒素基因,同時所有具耐熱直接溶血毒素基因的菌株也都具有能產生尿素酶的能力。這些結果表明尿素酶基因與耐熱直接溶血毒素基因之間有一定的聯系。
由此可見,耐熱直接溶血毒素、耐熱相關溶血毒素、尿素酶是副溶血性弧菌的三大毒力因子,其中耐熱直接溶血毒素是絕大多數副溶血性弧菌具有致病能力的毒力因子,耐熱相關溶血毒素和尿素酶是少數臨床菌株的毒力因子,耐熱直接溶血毒素的毒力與尿素酶的活性有關。
國標(GB 4789.7-2013)中描述了對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做定性/定量檢測的方法。該方法采用3%氯化鈉堿性蛋白胨水增菌液進行增菌后、接種于TCBS 或弧菌顯色培養基使包括副溶血性弧菌在內的嗜鹽性弧菌得以分離,可疑菌落經氧化酶試驗、3%氯化鈉三糖鐵斜面、革蘭氏染色和嗜鹽性實驗進行初步判定,最后可選擇生化、鑒定試劑盒或全自動微生物生化鑒定系統進行確定其是否為副溶血性弧菌。
(一)操作步驟
1、分離培養:以無菌操作取樣品25g(mL),加入3%氯化鈉堿性蛋白胨水225 mL,用旋轉刀片式均質器以8000r/min 均質 1min,或拍擊式均質器拍擊2min,制備成1:10的樣品勻液。于36℃±1℃培養8h~18h。
對所有顯示生長的增菌液,用接種環在距離液面以下1cm內沾取一環增菌液,于TCBS平板或弧菌顯色培養基平板上劃線分離。一支試管劃線一塊平板。于36℃±1℃培養18h~24h。典型的副溶血性弧菌在TCBS上呈圓形、半透明、表面光滑的綠色菌落,用接種環輕觸,有類似口香糖的質感,直徑2mm~3mm。從培養箱取出TCBS平板后,應盡快(不超過1h)挑取菌落或標記要挑取的菌落。典型的副溶血性弧菌在弧菌顯色培養基上的特征按照產品說明進行判定。
2、氧化酶試驗:挑選純培養的單個菌落進行氧化酶試驗,副溶血性弧菌為氧化酶陽性。
3、涂片鏡檢:將可疑菌落涂片,進行革蘭氏染色,鏡檢觀察形態。副溶血性弧菌為革蘭氏陰性,呈棒狀、弧狀、卵圓狀等多形態,無芽胞,有鞭毛。
4、挑取純培養的單個可疑菌落,轉種3%氯化鈉三糖鐵瓊脂斜面并穿刺底層,36℃±1℃培養24h觀察結果。副溶血性弧菌在3%氯化鈉三糖鐵瓊脂中的反應為底層變黃不變黑,無氣泡,斜面顏色不變或紅色加深,有動力。
5、嗜鹽性試驗:挑取純培養的單個可疑菌落,分別接種0%、6%、8%和10%不同氯化鈉濃度的胰胨水,36℃±1℃培養24h,觀察液體混濁情況。副溶血性弧菌在無氯化鈉和10%氯化鈉的胰胨水中不生長或微弱生長,在6%氯化鈉和8%氯化鈉的胰胨水中生長旺盛,繼續進行下列有關試驗。
6、 生化試驗:取純培養物分別接種含3%氯化鈉的甘露醇試驗培養基、賴氨酸脫羧酶試驗培養基、MR-VP培養基,36℃±1℃培養24h~48h后觀察結果;3%氯化鈉三糖鐵瓊脂隔夜培養物進行ONPG試驗。
(二)檢驗程序
(三)樣品處理及注意事項
1.樣品處理
采樣時應注意首選準備好滅菌用具及容器,以無菌手續取有代表性的樣品,樣品必須盡快送檢,不宜存放時間過長,副溶血性弧菌在適宜溫度下繁殖較快,但不適于低溫生存,在寒冷的情況下容易死亡,防止待檢材料冷凍,以免影響檢驗結果。
對采取的樣品有時因受存放條件的影響(如低溫冷凍或干燥時間過長等原因),使菌體處于受傷狀態,故需對此類可疑食品或可疑中毒材料進行增菌培養,但應注意為有利于細菌恢復,不宜選用抑制性較強的培養基,否則影響細菌生長。
樣品經增菌8~18h后,轉種平板進行分離,挑選可疑菌落,接種于含有3%氯化鈉三糖鐵培養基,此時挑選數目不應少于5個,尤其夏季海產食品混放,相互污染嚴重,時有不同型別的大量細菌存在,以防漏檢。
2.注意事項:
a、傳染源傳染源為病人,集體發病時往往僅少數病情嚴重者住院,而多數未住院者可能成為傳染源,但由于病人僅在疾病初期排菌較多,其后排菌迅速減少,故不至因病人散布病菌而造成廣泛流行。
b、傳播途徑本病經食物傳播,主要的食物是海產品或鹽腌漬品,常見者為蟹類、烏賊、海蜇、魚、黃泥螺等,其次為蛋品、肉類或蔬菜。進食肉類或蔬菜而致病者,多因食物容器或砧板污染所引起。
c、地區分布特點:日本及我國沿海地區為副溶血性孤菌食物中毒發病率的高發區。據調查,我國沿海水域、海產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檢出率較高,尤其是氣溫較高的夏秋季節。但近年來隨著海產食品的市場流通,內地也有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散在發生。
d、季節性特點及易感性:7~9月常是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高發季節。男女老幼均可患病,但以青壯年為多,病后免疫力不強,可重復感染。
f、食物的種類:主要是海產品,其中以墨魚、帶魚、蝦、蟹最為多見,如墨魚的帶菌率達93%,其次為鹽漬食品。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來源:人群帶菌者對各種食品的直接污染。沿海地區飲食從業人員、健康人群及漁民副溶血性弧菌帶菌率為11.7%左右,有腸道病史者帶菌率可達31.6~88.8%。間接污染,沿海地區炊具的副溶血性弧菌帶菌率為61.9%,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物,在較高溫度下存放,食用錢加熱不徹底或者生吃,或熟制品受到帶菌者、帶菌的生食品、帶菌容器及工具等的污染。
三原則:防止污染、控制繁殖和殺滅病原菌。為避免被其感染的風險,可以從以下3方面入手。
*原料方面:
溫度控制,即冷藏處理。海產品在捕撈后和即時加工階段迅速沖洗冷卻,并在運輸、貯藏和銷售等所有環節中保持4~10℃或更低溫度,可有效控制副溶血性弧菌的繁殖。
*加工方面:
海產品要燒熟煮透,56℃加熱5~10min或90℃加熱1min即可將其滅活。要注意避免生、熟交叉污染,使用不同的刀具、砧板和用品用具分別處理生、熟食品;生、熟的食物要分別貯存;處理食物前徹底洗凈雙手。
*消費方面:
避免進食生或未經徹底煮透的食物。切記食物要徹底煮熟才可食用,進食供生食的海產品時,注意從衛生良好、信譽可靠的店鋪選購食物和有關材料。
此外,應加強通風降溫
剩余食物要盡量冷卻
后保存在4℃以下的冰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