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魚種培育十分重要的季節,良好的培育措施能促進生長,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為成魚養殖提供大規格、體格健壯的優良魚種,實現增產、增收、增效。總結近幾年的經驗,夏季魚種快速培育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調節水體環境。俗話說,“養魚先養水,水好魚苗壯。”過去培育過魚種的池塘,由于經過長期的養殖,淤泥堆積,水質逐漸老化、惡化,溶氧降低,餌料生物減少,病原維生物和有害物質增多,對魚種生長發育不利。因此,要千方百計改良魚種生長的水體環境。一是經常換注新水,排放老水,每次加30 cm新鮮水,排放20~30 cm老水,保持水體相對穩定。二是適當培肥水質,一般每7天施潑發酵的糞水200 kg/667 m2;或每畝施肥1次加注新水1次,使水體富有營養性,浮游生物穩定,透明度在30 cm左右。三是定期進行水質消毒,每半個月用生石灰15 kg/6677m2或1 g/m3漂白粉化水潑灑,生石灰調節酸堿度,釋放營養素,改良水質;而漂白粉則殺滅細菌和病毒,交替使用,防治魚病效果顯著。
二、調整魚種規格。不同規格魚要分池飼養,不同品種要搭配合理。以培育維、鳙魚種為主的,也要搭配20%~30%的草魚種,鰱鳙魚種比例3~4∶1。如果主養底層魚種如羅非魚、鯉、鯪、鯽、白鯧等,則要求80%是底層魚種,20%是鰱、鳙魚種。強調放養濾食性鰱、鳙魚種,主要是濾食過量的浮游生物,合理調節水質,減少病害,防止水質富營養化。放養密度還應根據池塘環境(水源灌排易否)、面積大小,水深、魚種規格及飼料供應等具體條件而定。一般做法是:水深在1.5 m以上者,每667 m2可養魚種5000尾左右,如果是羅非魚、鯉、鯽魚種,每667 m2可放6000尾。
三、加強水質調控。夏季天氣多變,水溫高,為防止池塘水溫過高,應加灌深水。其次要加注新水,排放舊水,一般7天換水1次;注意保持水質清新。總之,要根據池水的情況靈活掌據。保持肥、活、嫩、爽。
四、注意合理營養。夏季要注意對草魚、團頭魴等補充新鮮飼料,如蕪萍、浮萍、青草、青菜葉等;青魚多添加軋碎的螺、蜆肉等;鰱鳙魚還要適量投喂粉碎的麥皮、玉米糠、黃豆粉等,并加喂適量青綠飼料。投喂應定時、定點、定質、定量,既不浪費,又使魚群食飽長膘,以保證魚種達到較大的規格。飼料日投喂量應占池塘魚種量的3%為宜。四大家魚種、熱帶、亞熱帶魚類的鯪、羅非、白鯧、胡子鯰等在上午9~10時,下午15~16時投喂。未達一定規格前切忌過早停食,以免影響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