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最早、分布最廣的一種多年生豆科牧草,有“牧草之王”之稱,不僅產草量高、草質優良、營養價值高,而且耐寒抗旱、耐瘠薄,適應性強,適宜種植區域很廣,是提高奶牛產奶量,發展肉牛產業的首選牧草。為了使群眾掌握春播苜蓿栽培技術,現將科學的種植技術簡述如下。
選地和整地
選地苜蓿適應性廣泛,可以在各種類型土壤中生長并獲得一定產量,但以土層深厚、平坦,含鈣較多的中性、微堿性土壤為佳。低洼易澇、酸堿度過大的土壤不宜種植。
整地整地要求深耕,耙細,耱平,播種層緊密,掌握好適耕期,一般黏壤土含水量在18%~20%,粉砂壤土在20%~30%時為最佳適耕期。生產中常把10厘米~20厘米土層的土用手捏成團,土團落地立即散碎,這時是合適的整地時間。結合深耕施足基肥,一般畝施農家肥2500公斤~3000公斤,磷酸二銨10公斤,或普通磷肥50公斤。
播種
春播時間和主要品種春播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最低溫度應在5℃以上,紫花苜蓿主要引進品種有金皇后、阿爾岡金、苜蓿王等。
種子處理播種前種子要經過精選,去掉雜質、草籽等,凈度在90%以上,發芽率要達到85%以上。紫花苜蓿種子具有休眠性,硬實率較高,所以在播前應采用擦破種皮法或熱水浸泡法進行處理。擦破種皮法就是將苜蓿種子摻入一定砂石在磚地上輕輕摩擦,以達到種皮粗糙而不碎為原則。熱水浸泡法即將苜蓿種子在50℃~60℃水中浸泡30分鐘,取出晾干后播種。另外,初次種植苜蓿的地塊應采用根瘤菌劑拌種。一般每千克種子用根瘤劑5克,溶于水中與苜蓿種子拌濕混種,水量以浸濕種子為宜,拌勻后立即播種,在早晚播種為佳。用菌劑接種過的苜蓿固氮能力強,生長旺盛,產量大幅度提高。
播種方法主要有條播和撒播兩種。條播行距一般在15厘米~30厘米,水肥好的田塊可采用50厘米~70厘米的寬行播種,最好用牧草專用播種機播種,沒有專用播種機的也可借助小麥播種機進行適當調整進行播種,簡便易行。撒播全田覆蓋較完全,可利用苜蓿的遮蔽作用,抑制雜草的生長,但更要注意苗期防草,否則將難以進行中耕除草和管理。
播種量及密度播種量要根據種子發芽率確定,一般控制在1千克左右,每平方米保苗300株~450株。苜蓿生長中存在自然稀疏現象,密度稀時分枝多,密度大時分枝少,因此播種量要控制在適當范圍。
播種深度根據土壤質地和墑情而定,條播適當深一些,撒播則適當淺一些。一般播深在1.2厘米~2.0厘米,不要過深或過淺,否則,出苗弱,影響產量。播后視墑情及時噴灌,防止干旱。
田間管理
苜蓿在播種當年的生長前期,苗期管理主要措施是防治雜草和保證土壤墑情,以利于幼苗的良好生長。幼苗田間管護、溫度、水分適宜時,15天左右開始出苗。出苗期應確保土壤墑情適宜。小苗長出3片復葉時,適時控制灌水,促進根系發育。苗期生長緩慢,春播容易受到雜草危害,注意清除雜草和保持土壤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