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肥姜引種于臺灣,該品種葉色青綠、分枝少、根莖肥大、表皮淡黃、芽粉紅色、纖維少、辛辣味淡、組織細膩、產量高、易加工。
一、 選擇田塊 臺灣大肥姜對土壤適應強,但不同土質對生姜的產量與品質都有一定的影響。應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松透氣,有機質豐富,排、灌方便、呈微酸性反應的肥沃壤土,最好選擇水旱輪作的田塊,鹽堿澇洼地不適宜種植。
二、選擇適宜的播種期 生姜為喜溫暖、不耐霜的作物,因此整個生長季節應安排在溫暖無霜的季節,在溫度150C以上時開始播種。播種太早地溫低、熱量不足,易導致爛種或死亡,播種過晚,則出苗遲,縮短了生長期,造成減產。根據我鎮的氣候特點,在雨水前后播種較為適應。采用地膜覆蓋可提早20天播種。
三 、整地施足基肥 在春節前,耕翻土壤并施入大量的農家肥,畝用雞、鴨、牛欄糞5000千克以上、過鈣100千克。立春過后開溝整畦,按畦帶溝寬115—125厘米、溝底20厘米,畦面85—95厘米整成畦。按定植方向拉兩條10—15厘米的種植溝,沿種植溝畝施入75千克的餅肥、25千克的尿素和三元復合肥30千克,并與土拌勻。
四、培育壯苗
(一)選種 選擇姜塊肥大、豐滿、皮色光亮、肉色新鮮、不干縮、不腐爛、未受凍 、質地硬、無病蟲害的健康姜塊做種,每畝用400千克的姜種。
(二)催芽 選擇光照充足的地方,將姜種堆放好后四周用經敵敵畏殺蟲滅菌的濕稻草覆蓋,最后用泥土封好后進行催芽。
(三)掰姜種 將姜種掰成75—100克的大小,每快種姜上保留一個壯芽,其余的芽全部去掉,使養分能夠集中供應主芽,確保苗全苗旺。姜塊不能太小,否則單株產量低。姜塊掰后用1000倍液的托布津浸泡1—2分鐘撈起晾干。
(四)合理密植 株距25—30厘米,行距57—63厘米,雙行三角形種植,畝植3500—4700株。
(五)定植 定植前澆透底水。將姜塊水平放在種植溝內,幼苗方向保持一致。放好姜種后用手輕輕按入泥中,姜芽與土面相平。種姜播種后,將畦面上的濕土扒下,蓋住姜種,要求覆土的厚度為4—5厘米。
五、田間管理
(一)科學管水 幼苗前期以澆小水為主,小水勤澆 。幼苗后期天氣較熱,蒸發量大,應根據天氣情況合理澆水。注意夏季澆水以早晚為好,不要在中午澆水,旺長期需水量大,要求土壤始終保持濕潤狀態,一般情況下,一星期灌 一次跑馬水;在收獲前期2—3天灌最后一次水以利挖掘和蘊藏。注意在暴雨過后應及時排水防澇。
(二)中耕除草 生姜根系較淺,不宜多次中耕,以免傷根,一般在幼苗期結合澆水進行1—2次中耕。生姜苗期較長,又在高溫多雨季節,雜草萌發力強,應及時除草。及時除草是保證苗全苗旺的重要措施。可采取人工除草和化學除草相結合。化學除草可用芽前除草劑和選擇性除草劑相結合。注意在使用滅生性除草劑時,一定要用防護罩,以免藥液淺到生姜葉片上。
(三)合理施肥與培土 生姜生長到1—2個分枝后,畝用10千克尿素澆一次小肥。旺長期畝用餅肥75千克,硫酸鉀30千克進行畦中間開溝施入,并結合培土。9月上旬畝用三元復合肥45千克進行澆施,并進行培土。注意在整個生長過程中有發現姜塊露出應及時覆土以免影響質量。
(四)病蟲害防治
1、蟲害:生長期蟲害應早治早防,著重防治地下害蟲,在種植前全田畝用150克的辛硫磷配成毒土撒施進行全田的滅蟲。定植后,若發現蟲害應及時防治,方法同上。
2、病害: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姜瘟采取水旱輪作,用姜瘟寧防治;軟腐病用72%硫酸鏈霉素可濕性粉劑3000—4000倍液;葉枯病用 64%殺毒礬500倍液。
六、收獲與貯藏 生姜多以生銷為主,在白露之前可開始收獲,生姜在初霜來臨之前應收獲完畢。去除根、保留2厘米的地上莖,將姜種與新姜分開,趁濕入洞貯藏。可用百菌清、多菌靈、敵敵畏進行洞體的殺蟲滅菌。在洞底鋪放5—6厘米的濕沙,把生姜堆放進去,堆頂離洞頂30—40厘米,然后上面再鋪 5—10厘米的濕沙,放置10—15天后用磚或土坯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