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生長在潮濕竹林地的色彩艷麗、具有菌裙的大型食用菌,屬鬼毛科(Phallaceae)竹蓀屬。分長裙竹蓀和短裙竹蓀,學名Dictyophora indusiata (Vent.ex Pers.)Fischer和D.dupllicata (Bosc)Fischer,別名僧竺蕈、竹笙、竹參、竹菌等。菌體潔白脆嫩爽口,味道鮮美,與其他食物共煮有防腐作用。每100g干品含粗蛋白質19.4g,脂肪2.6g,碳水化合物60.4g和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及維生素等。主要分布于中國的云南、四川、貴州、湖北、安徽、江蘇、浙江、廣西、海南等地,其中以云南省昭通地區最為聞名。
竹蓀基部菌索與竹鞭和枯死竹根相連,長裙竹蓀多產于高溫高濕地區,而同屬的短裙竹蓀則多長在溫濕環境。擔孢子萌發形成菌絲,通過菌絲分解腐竹類的有機物質取得營養,進入生殖生長階段,菌絲體形成無數菌索,在其前端膨大發育成紐結狀原基,在適宜條件下,經過一個多月生長,原基形成菌蕾,狀如雞蛋。當菌蕾頂端凸起如桃形時,多在晴天的早晨由凸起部分開裂,先露出菌蓋,菌柄相繼延伸,到中午柄長到一定高度時停止伸長,菌裙漸漸由蓋內向下展開,空氣相對濕度為95%時,菌裙生長正常,溫度偏低和濕度過小時不能正常展裙。下午4-5時菌蓋上擔孢子成熟并開始自溶,滴向地面,同時整個子實體萎縮倒下。
幼擔子果菌蕾呈圓球形,具三層包被,外包被薄,光滑,灰白色或淡褐紅色;中層膠質;內包被堅韌肉質。成熟時包被裂開,菌柄將菌蓋頂出,柄中空,高15-20cm,白色,外表由海綿狀小孔組成;包被遣留于柄下部形成菌托;菌蓋生于柄頂端呈鐘形,蓋表凹凸不平呈網格,凹部分密布擔孢子;蓋下有白色網狀菌幕,下垂如裙,長達8cm以上;孢子光滑,透明,橢圓形,3-3.5×1.5-2μ。
竹蓀于80年代由中國首先馴化成功。人工栽培使用的原料有竹類、段木、甘蔗渣、木屑等,有箱栽、床栽和露天竹林地栽培形式。用菌蕾作材料進行組織分離,用馬鈴薯培養基,pH值4.5-5,置于15-20℃培養15-20天得純母種,純種菌絲白色,見光會變淡粉紅色或紫紅色。再用栽培原料制成培養料接入母種,在同樣溫度下培養30-45天即得原種。原種可直接使用,也可進一步擴制成栽培種。早春氣溫回升至15℃以上進行栽培,接種完畢需覆土3-5cm,以便保濕和產生菌索。注意保持覆土濕潤和栽培場地空氣潮濕。子實體發生的適溫為23-26℃,若栽培條件適宜,1個月覆土中長出菌索,2個月出現菌蕾,3個月左右就可采收。采收后洗凈孢子,剔除菌托和泥土,曬干或烘干便成商品。色白、體大,無蟲蛀者為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