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低溫、寡照天多,有利于甘藍菌核病的發生,提請廣大菜農及早動手防治,以減輕危害。
一、癥狀特點
一、癥狀特點
幼苗感病后,葉片出現水浸狀淡褐色病斑,邊緣不明顯,病部組織軟腐引起猝倒。包心期受害,在近地面的菜幫和莖基部產生水漬狀凹陷病斑,開始呈淡褐色,后變成褐色或灰白色,發病部位腐爛。環境潮濕時,發病部位長出白色絨毛和黑褐色菌絲體,并形成黑色老鼠屎狀菌核。莖基部病斑環莖一周后全株死亡。
二、發病規律
該病是由核盤菌寄生引起的一種真菌性病害,病原主要靠菌核留在土壤中或混雜在種子中越夏或越冬。菌核不需要休眠,在潮濕條件下,菌核即可萌發,產生子囊孢子借氣流傳播。病原發育最適宜溫度為20℃。菌核產生的菌絲或子囊孢子,隨風雨或灌水在田間傳播。低溫寡照,陰雨潮濕,病害發生較重。氮肥施用量過大,地勢低洼,排水不良都有利于該病的發生。
三、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播種前用10%食鹽水或10%~20%硫銨液漂洗種子,晾干后播種。播種前把育苗床溫調到55℃處理2小時,可以殺死土壤中的菌核。與十字花科作物進行2~3年輪作。深翻土地,把殘留在地表的菌核,埋入土層10厘米以下。施足底肥,增施磷、鉀肥,不要偏施氮肥。加強排水,使土壤適度干燥。發現病株,及時拔除,并將病株帶出田間燒毀或深埋。澆水時要小水勤澆,防止大水漫灌。
2.藥劑防治。發病初期要及時噴藥保護,重點噴灑植株莖基部、老葉及地面。可每畝用5%氯硝銨粉劑2~2.5公斤加細土15公斤拌勻后撒在行間。噴藥選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