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復合(混)肥、專用肥大多數含有氯。由于氯是一種微量元素,過多施用,會使作物發生氯中毒。為防止農作物及果樹的氯中毒,在施用含氯肥料時應從以下五方面來考慮:
一、 從農作物特性考慮,在理論和實踐上根據作物對氯離子的忍受程度即忍氯程度,將作物分為三種類型:
(1)耐氯力強作物,主要是指谷類作物中的水稻、高粱、谷子等,以及棉花、麻類、菠菜等。此類作物可在土壤含氯不高的條件下(<200mg/kg),按需施用各種含氯肥料。
(2)耐氯中等作物,主要有大麥、小麥、玉米、大豆、豌豆、蠶豆、油萊、花生、蘿卜、蕃茄、黃瓜等。這類作物可在土壤含氯不高條件下,按常量施用含氯肥料。
(3)耐氯力弱的作物,主要有甘薯、烤煙、萵苣、白菜、莓薄、蘋果等。此類作物不宜施用氯化氨 (NH4Cl)、 氯化鉀(KCI),以及以這兩種肥料為基礎原料的各種復混(合)肥,專用肥。但在土壤含氯低于50mg/kg時,可適量施用氯化鉀(KCI)。
二、從肥料特性考慮,大多數復混肥、專用肥含有氯(C1),是由于這類肥料是以氯化銨(NH4CI)、氯化鉀(KC1)為基礎原料制造而成。含氯量一般不低于15%;另一部分有機無機多元復混肥的含氯量也不低于4.5%,但由于有機物質的存在,通過生物、化學、物理作用降低了氯離子的毒害,所以在施用時可以適當增加用量。含氯肥料一般為酸性肥料,不宜與堿性肥料混用,否則會引起肥效降低。若以畝施含氯15%的肥料100斤計,則會使土壤耕層(20cm)含氯平均增加50.8mg/kg。這說明由于施用含氯肥料將向土壤帶入大量的氯。可能會引起土壤中局部氯的積累,最后造成作物的氯中毒。
三、從土壤特性考慮,一般來說,土壤含氯低于作物耐氯臨界值100-300mg/kg時,則可以施用含氯肥料。在土壤含氯量低于50mg/kg時,所有作物均可施用含氯化肥;在土壤含氯50-100mg/kg時,除萵苣等弱耐氯作物外,多數作物可施用氯化氨、氯化鉀;在土壤含氯量高,即100-200mg/kg時,多數作物可施用氯化鉀,一般不宜施用氯化氨;在土壤含氯大于200mg/kg時,一般不宜施含氯肥料。具體使用方法如下
1、水田:水稻是耐氯力強的作物,氯化銨、氯化鉀價格低廉,是稻田較理想的氮、鉀肥品種。水田土壤水分充足,可對致鹽能力強的含氯化肥起到稀釋作用。氯是最容易被移動的元素。氯在水中最易流失或滲漏,而不致造成鹽害和氯害。因此,含氯化肥應首先用于水田。一般每畝稻田施氯化銨40~50公斤,氯化鉀5~10公斤。先撒施做底肥,后耕翻,再耙平,然后插秧。
2、水澆地:水澆地上雖然種植旱田作物,但有灌溉水保證,可以做到肥水結合,施用含氯化肥結合灌水,可降低因局部化肥濃度過高對作物的為害。可做基肥不做種肥,肥和種子之間隔土層8厘米。追肥距根系8~10厘米,深施覆土。在水澆地施用比在旱地施用增產效果更好。花生是耐氯力中等偏下作物,不宜施用氯化銨,施用氯化鉀和含氯復混肥需謹慎和控制用量。
3、旱田:沒有灌溉條件的旱地施用含氯化肥必須注意施用量和施肥位置,防止燒根、燒苗。可做底肥、追肥,不可做種肥。玉米、小麥種子與肥間隔土層需8厘米。大豆、棉花需10~11厘米。只要是用量適宜,用法得當,在等氮量的情況下氯化銨與尿素的增產率基本相等;在等鉀情況下氯化鉀與硫酸鉀增產率量基本相同。一般每畝施用氯化鉀5~10公斤,氮磷鉀含量各15%的含氯復混肥15~25公斤。氯化銨最好用于稻田和水澆地大田。
四、從施肥方法考慮,含氯肥料的施用,原則上應深施蓋土,集中施用。但在實踐中可在整地前均勻撤施,深翻入土,以避免氯離子過度集中對作物根系造成毒害;同時注意含氯肥料不能拌種,更不能做種肥直接施于種子同一位置,而應施于種子下側或兩側l0cm左右,以免燒傷種子,影響作物出苗和生長。更好的施用方法為與圈肥(酸性)或有機肥(酸性)混用。例如:在施用含氯化肥時,配合施用腐熟的有機肥,可以提高含氯化肥的肥效,減輕氯離子的不良影響。在有效磷含量低的土壤中,氯離子對作物吸收磷有抑制作用,往往造成作物生長磷素營養的缺乏,故施含氯化肥時應注意配施適量的磷肥;用含氯化肥與尿素、磷酸銨、 過磷酸鈣、鈣鎂磷肥等配制而成的復(混)合肥、配方肥,不僅可以減輕氯離子的危害,而且由于氮、磷、鉀得到配合使用,可起到平衡施肥的效果。
五、從氣候及田間管理考慮,若為濕潤、多雨氣候,則可按常量施用含氯肥料;對某些需水量大,常灌溉的耐氯作物也可按常量施含氯化肥。
近年來出現了不少因為化肥中氯離子含量超標引起的肥害,使得農民朋友對氯離子產生了一種抵抗心理。其實,大多數化肥中氯離子的含量都是合格的,只是由于農民長期過量使用化肥農藥,氯離子積累增加,再加上土壤團粒結構遭到嚴重破壞,土壤緩沖能力下降,才造成了肥害的不斷加劇。